当前位置:首页 > 协会简介 > 协会动态

道教中国化|​培养新时代道教人才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25-03-09 访问次数:436


培养新时代道教人才的实践与思考 

(在系统推进道教中国化研讨会上的发言)  


    武当山道教协会副会长、武当山道教学院常务副院长 葛立刚 (2024年12月25日)       


        道教长远发展,离不开对人才的培养。道教的中国化事业需要中国化的人才来实践,中国化道教人才离不开中国化的道教教育,在道教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我们也有一些总结和思考,借此机会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和大家进行更深入的讨论。今天我要和大家汇报的内容主要有两点: 


 一      建立人才标准,引领新时代道教人才建设工作

        要讨论新时代道教人才的培养工作,首先要分析出1个核心词和1个限定词:核心词是“道教人才”,限定词是“新时代”。结合二者,我们要给“新时代道教人才”下一个定义,即什么样的人可称得上是道教人才,什么样的人是新时代所需要的道教人才。只有建立起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道教人才标准,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人才建设和培养工作。在此,我结合武当山道教学院校训“爱国利世 明德合真”8个字,谈一点经验与看法。
 

 (一)存爱国之心,有利世之能

 

        国是立教之基,国人存身之本,国泰则民安,国昌则教兴,个人的命运和教团组织的命运系于国家的命运,是国家的一份子,爱国就是爱自己、爱道教,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所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文明不断,就是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作为支撑,道教作为本土宗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载体,必然是天然的爱国主义的弘扬者传播者,每个道人都应该是天生的爱国者,让爱国成为信仰融入修行。 
 爱国不是一句口号,它应该表现在具体的行动上,太上教诲:“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修道人应该像爱自己一样爱国家,做到国我一体,要强调“利世”的功行能力,用自己的亲身行动去利益世间,把国旗升在心里,做推动国家发展的积极参与者、实干者,用行动实践爱国,同时我们要把握社会发展赋予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践行爱国要与弘扬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爱人民、与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保持自觉的高度统一。 

 (二)要明德正行,要与道合真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是大人之学,不仅是正心、修身,而是有大慈悲、大智慧的胸怀众生的学问。道以德成,道德经云: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修行不是做个自了汉,而是要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服务众生、利济社会、积累功德、度己度人,成为高尚的人、受人尊敬的人。 
 祖师言:学仙须是学天仙, 惟有金丹最的端,在服务世间的基础上,还要有与道合真的修道理想,做一个明德志高之人,造福时代、利益社会的同时,能够超越名利、超越世俗的道人,三丰祖师说“运起周天三昧火,锻炼真空返太无。谒天都,受天符,才是男儿大丈夫”,这是新时代道教人才的理想标准,也是超越时代的道人志气。
二      做好五条措施,贯穿新时代道教人才培养工作    


 
        道教人才的培养,是在为整个道教的发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谋篇布局,这就对新时代道教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爱国、利世、明德、合真的道教人才标准下,我们可以为人才培养工作梳理出五个具体方面:
 

 (一)筛选培养目标,严格培养过程 


        培养人才,应明确不是为了某个人培养人、也不是要培养某个人,而是为国家发展、道教发展培养进步力量。通过大局规划、细节筛选等措施,建立起道教人才库,建立准入和清退机制,确保按需培养得以落实。以我院培养经验为例,对学生从严管理,首先严把入口关,杜绝走后门、人情关,保证生源质量。日常学习生活中,严抓教风,规范言行,确保全院道风庄严得体。入口关从严,保证人才优中选优;管理上从严,保证人才成长方向;规戒上从严,保证人才道教属性;培养上从严,保证人才发展质量。将全面从严治教、全面从严治校贯彻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使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二)明确政治站位,强调家国情怀 


        培养新时代道教人才,应始终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培养中国化人才的重中之重去落实,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去践行,将爱国理念与济世理想、处事根基与修行目标结合起来,使爱国成为每个道人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把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四项标准”统一起来,提升培养对象政治站位,强调家国精神,使其通过学习与实践切实地感受到国家变迁、党的伟大以及道教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并使其在学修中体会道教中国化的重要意义和必然性,为培养爱国爱教、自觉担当的道教人才夯实基础。 



 (三)加大道德考核,志愿服务社会 


        天上没有无德的神仙,新时代道教人才培养工作,德育是重中之重。一切正法从正念中出,一切正行从正信中起,培养人才既要能力养成,更要道德提升,个人修行的目标实现还是道教的健康发展和宣教弘道,道德素养是关键,太上说“我好静,而民自正”,道人道德高尚自然能受人尊敬来感化人,管理者道德高尚就能做好表率来感召人,道德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石。 
 新时代的修行不是坐享其成,依靠供养,而是要以德润身,用道德慈悲来利益众生,用自己的真功实修供养三宝,学院注重培养主动服务社会的意识,争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推动培养对象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培养起自身的社会担当意识和道教组织的社会责任意识。 



 (四)坚定宗教信仰,不忘修道初心 


        功课经中:无上道宝,当愿众生,常侍天尊,永脱轮回。培养道教人才,不能脱离道教大道信仰来谈道教人才培养,仙道由人道而进,利世是出世之基,道人在服务社会利益人群的同时,还要回归经典、返本归真,要存在尘出尘、超于世俗的信仰,于名利中不贪不恋,在世间修行里不染不滞,一切修行为超脱,种种积德为归真,如祖师所言以求出世,立志而守,苦志而修,守住清静心,守住道人修道的正路。 



 (五)打开国际视野,致力命运共同 


        道教承载的中国化命题,在全球一体化大趋势的推动下,还面临着走向国际的时代使命。建立国际视野,推动国际化教育,培养具有国际交流能力和弘道能力的人才,这是新时代道教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面向国际,更应该打破壁垒,以大道为核心,建立整体观念,大培养具有更高水平、更广视野、更大格局、更强能力的新时代道教人才,培养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诠释者、宣传者、推动者,为中国道教建立独立自主话语体系和文化自信提供后备力量。 



        总之,新时代道教人才的培养工作,应始终坚持抓实深度融合,将道教教理教义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互通互鉴,培育与国、与党同心同向的人。要新时代的道人都能自觉将道教的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结合起来,将个人的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统一,将道人修持和遵守法律法规结合统一,将推动宗教和谐、民族团结、文化传播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结合统一。

 
        培养新时代道教人才,塑造新时代道教形象,引领新时代道教发展,促升新时代道教成就,道教学院只是其中一个阵地。中国化人才培养是全道教界的事业,需要各位教门柱石、高道大德的关心和引领,需要所有人都置身其中,以中国化修行教化人,用中国化眼光发现人,用中国化胸怀容纳人,坚持守正创新,信正自新、传正容新,为新时代道教人才培养建言献策,共筑道教美好明天。


联系我们Contact Us

武当山道教协会

地址:湖北省丹江口市武当山紫霄宫                  邮编:442700   电话/传真:0719-5689619

网 址:www.wdsdjxh.com                                投稿信箱:baoming10@163.com

备案序号:鄂ICP备19004529号-1                        鄂公网安备42039002000125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鄂(2022)0000021            © 2003-2023    武当山道教协会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作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全局浮动内容